close

難得有一部後勁這麼強的電影,讓我在觀影後好一陣子,還是忍不住想說說這部電影帶來的餘韻。

桐島  

《聽說桐島退社了》,這部的拍攝手法並不常見,前半部它採用近似葛斯范桑的《大象》這部電影。出發點從不同的主配角觀點,去重複檢視生命中某一天的歷程。這種手法,讓觀影者們有一個較強的感受,我們看見一個不同於他人的解讀,這是我們所明白的:一個日常生活的事件,每個人對此的感受與瞭悟不可能一致。於是,這個手法讓這部電影變得更加真實,也更加立體了。

當觀眾被這個開場信服後,電影的節奏隨後加快了。它不再重複檢視某一天的生活,它吸引著觀眾想看下去,接下來,在這個應該還是個純真的校園生活,卻埋入那麼多人與人之間現實的互動關係時,故事又該如何繼續下去?

回到影片所陳述的劇情內容,我們看見的是這樣一個事實:天賦高低,擺在每個人現實人生中的眼前,很殘酷,但卻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歷。

「我再努力也沒他好,我的程度只有這樣!」這句直白的話,淺顯易解,相信確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喟歎。《聽說桐島退社了》一次又一次、在人與人的互動中,喚醒觀眾心中那種「比上不足」的遺憾與落寞。「所以強者恆強,弱者恆弱,結論就是這樣。」這定調了一個觀眾無法否認,也不容反駁的事實。這是這部電影要帶給觀眾的第一個深刻感受,或可說是一種記憶的召喚。讓曾經青春的年月中,體驗到人生的第一次成長。

很快隨之而來的,人生中的第二次成長,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過度自信,對眼前的對象,我們相信這個人就是我們所看見、所以為的那個樣子。在這裡,我想還是先別破壞劇情的埋伏,只能說,在我們已經經驗過的歷程,這部電影讓觀眾重溫了那個並不美好的夢。說到這,彷彿這電影的負面能量一直加深著觀眾的壓力。不過,對人的感受卻也並非進是如此負面。電影中仍可以看見,那種距離的美,一個你不知道,但卻確實存在著,那個關心與在乎你對自我承諾的努力的人。但畢竟在自我保護、與需要安全感的心境中,這種無法被察覺的溫暖,因為碰觸不到,於是無法感動當事人,反而留給觀眾的,是另一種的可惜。

回看電影的核心主角,電影社社長,有屬於他自己的才華,但卻在同儕中不被認同,甚至淪為一個可被取笑的對象。那是屬於一種青春歲月中階段性的無知。每個人都在尋找認同,尋找一個可仿效的對象,然後期待自己某天能成為想像中的那個人。一個出眾且吸引人們圍繞的魅力。然而由於對人生的經驗不足,或許我們都曾經誤判了,什麼是成年以後才真正被認可的價值,於是我們自嘲著曾經幼稚但卻快樂單純的那些日子。再反觀那個電影片名中的名字《桐島》,一個在電影中未曾出現過的角色,或許觀眾可以明白一個事實,仿效與追尋、自我的重新建設,可能是徒勞無功、不切邊際的幻想。

觀眾對吉田大八這位導演仍很陌生,這位由廣告界轉戰電影圈的導演,目前還算是少產但又新銳的一個新星導演。我只看過他的前部作品《野薔薇理髮院》,但卻為他掌握劇情節奏與配樂的功力所折服,如果看過他的《野薔薇理髮院》,或許就會不得不佩服,導演的耳朵很靈,他知道選擇什麼旋律,然後在劇情轉折處,讓這旋律打進觀眾的內心,於是落淚。

《聽說桐島退社了》,是一個自尊與自我定位的探索。雖然只是一曲小品的詩詞,但它獻給我們逝去、茫然、卻又追不回的那段歲月。
PS.6/14在光點華山上映,別再錯過了,值得一看啊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ggypop0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