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把東西德的分裂放進電影中當作未痊癒的傷口,有兩部電影讓我印象深刻,分別是「搖滾芭比」與「再見列寧」。有趣的是,兩部電影都不以嚴肅與正視的態度去面對這個歷史問題,但卻都能讓觀眾感受到政治上的分裂,是造成人民生命痛楚的決定因之一。「搖滾芭比」描寫的是從鐵幕東德「出走」,到美國擁抱資本主義的變性人,在「性別政治」與跨越左派、右派的衝擊下,呈現出一種雙重的生命苦難;而「再見列寧」並未觸碰「性別政治」的議題,但故事的主角卻恰巧站立在「搖滾芭比」的對面邊─選擇「留下」的人所必須面對的問題。



「再見列寧」的故事背景設定在80年代末,東西德統一的氛圍逐漸浮上檯面,乃至於在制度上的確立,以及最終的統一。男主角「亞利」作為年輕世代的東德一員,欣然擁抱於資本主義的到來,然而他的母親,一位社會主義的堅定擁護者,當然無法接受東德的資本主義化。在統一前夕,「亞利」的媽媽因心臟病陷入昏迷,在八個月後甦醒,醫生交代不能讓她再受到刺激的情況下,「亞利」只得從事一場「家庭內」的社會主義武裝。用盡一切努力找尋社會主義的影子與遺跡,帶回家來裝扮母親目光所能接觸到的一切,到後來「亞利」若找不到這些絕版品,為了媽媽的病情甚至為她「生產、製造」社會主義的存在。電影的笑點既在於一個年輕人如何在歷史的洪流中奮力「逆流」,將社會主義的美好送到母親的面前,然而電影感動人心的地方,也在於兒子為母親無盡的愛與回報。

「再見列寧」在票房上的成功,我想是來自於善意謊言的超級搞笑、親情的感動,以及歷史軌跡在電影中的置入。它激起了人們、或說德國人們對於生命與歷史的共鳴感觸。但是在劇情的安排上,身兼導演及編劇的「沃夫岡貝克」,並未止步於上述生命簡單而美好的感動。劇中「亞利」的媽媽給予「亞利」那些關於父親拋家棄子的形象,到了電影尾聲突如其來的大翻盤,我想導演要給觀眾的不是「意外的劇情」,而是「正視歷史的傷痛」。

關於「亞利」父親對東德的叛逃,其實是經過夫妻倆人的討論,「亞利」父親選擇「離開」,而母親選擇「留下」。選擇「留下」的母親,並非出於觀眾在電影中所看到的她,是因為對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,而是擔心「闖關」失敗,她將被迫與兒女分離。在集權主義的國家體制中,如果父母對國家的政治信仰受到質疑,那理所當然地,孩子的教育權不能再交付這樣的父母,而是應該取消這個家庭的存在,直接收歸國家來管理,好好「教育」這些孩童。

「亞利」的母親雖然欺騙孩子,描繪對家庭不忠的父親形象,但是她對兒女的愛卻是無庸置疑。當父親投向資本主義的懷抱,在鐵幕內的母親只能更堅定地擁抱資本主義的敵人─社會主義。唯有如此,留在東德的「亞利」與姐姐、母親,才能夠更緊密的生活在一起。謊言,是「亞利」的母親用來自我安慰,也是用來自我欺瞞,然而日子久了,謊言也就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真實,從而改造出一位優秀、激進的社會主義份子。「亞利」的母親是「再見列寧」中最深刻與悲哀的歷史角色,她對兒女的奉獻使她沒有選擇地成為了社會主義的忠實信徒,跳過殘缺的家庭﹝沒有男主人﹞使她與國家之間是一種「無性結合」;然而到生命的最後時刻,她的社會主義國家卻如同她的丈夫棄她而去,投向資本主義的懷抱。因此,在電影「再見列寧」中,表面上是兒子對母親的愛與付出,然而更深層與更具力量的,則是一位母親的奉獻﹝讓丈夫離家去自由世界發展、不婚獨立扶養兒女成人﹞,以及她生命中被迫接受的兩次「背叛」﹝她的丈夫、她的國家﹞。

「再見列寧」雖然是一部德國電影,呈現的是德國的情境,然而它卻有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歷史共通。在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對抗下,造成東西德、南北韓、南北越…乃至於台灣與中國的分裂。在這裡我想說的並不是統一與獨立的問題,而是至親在政治體制下被迫分離的時代悲劇。它以一種詼諧喜劇的方式偷渡這些歷史傷痛給觀眾,成功地在德國票房上擊敗影史上的不敗神話「鐵達尼號」,說明了它對廣大觀眾開放的高度友善,如果還沒看過「再見列寧」的朋友,有機會真的應該好好欣賞這部電影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ggypop0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