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「朴贊郁」導演的復仇三部曲,在還沒看過第一部「復仇」﹝2002年﹞的情況下,要談論最終一部「親切的金子小姐」﹝2005年﹞多少顯得有些不夠全面。不過至少就「原罪犯」﹝2003年﹞及「親切的金子小姐」﹝另譯:選擇、死亡選擇、選擇之親切金子﹞兩部來看,主題各自獨立,而且也都值得專文推薦一番。



「朴贊郁」有非常個人的、獨特的導演風格,電影配樂不但選擇的悠然又呼應,視覺上的鮮明效果更是頗富趣味。一部陰暗、壓抑,而且潛伏著猛烈情感的故事,適合用什麼色彩來表現?「朴贊郁」習慣性地選擇了較深但卻不失吸引力的色彩,暗紅色、暗綠色、暗黃色…等等,這樣的色彩組合在視覺上是相當的搶眼,而這樣的運用卻也非常適合用來表現「復仇」這樣的主題。「暗」符合著故事陰鬱的特質,然而吸睛的色彩卻又包容著相當旺盛、等待破繭而出的生命力─那種對復仇的執著慾望。從「原罪犯」到「親切的金子小姐」,「朴贊郁」總是給予觀眾在視覺與聽覺上的雙重享受,畢竟這是拉抬觀影情緒時,兩個必不可少的關鍵元素。

「親切的金子小姐」故事走得比較簡單,由「李英愛」扮演的「金子」代替「白老師」﹝崔岷植﹞因撕票案入監服刑,雖然兩人是綁架的共犯,但是撕票卻完全不是「金子」所願意的。出於自己的女兒被「白老師」所脅持,「金子」因此只得頂罪入監服刑十九年。在十九年的牢獄生活過後,「金子」獲得當年許多獄友的幫助,全心投入對「白老師」的復仇工作中。

「親切的金子小姐」看起來沒有「原罪犯」那麼精采,我想缺少峰迴路轉的劇情懸疑是一個原因,但是在結局的地方,「朴贊郁」並沒有忘記給予觀眾一個「出乎意料」的驚喜。觀眾在這兩部電影中同樣都能看到,那旺盛的復仇之心如何在手段與罪行之間的連結,取得平衡與完滿。「原罪犯」是一對一的仇恨,講究精準的復仇藝術,從而使懲罰罪行變得高尚、優雅;而「親切的金子小姐」則是一對多的罪行﹝白老師是個撕票累犯﹞,於是對「金子」這樣尚稱善良的人而言,復仇則有了一種共享的必要。

站在「金子」曾經也是「白老師」的幫兇來看,她的復仇於是夾帶著贖罪的情感,這是一種更為複雜的情緒。復仇不是直線的、也不是針對一個單純又簡單的對象,「金子」往往在執行復仇的時候,她總會意味到懲罰的痛楚必然將「回饋」到自己的身上。關於這種複雜交錯的情感,「朴贊郁」在結局中用了一個最清楚的幻象做為交代:當「金子」感覺透過復仇來贖罪而感覺鬆了一口氣時,她看見當年被「白老師」撕票的小孩「旺茂」。當她以為自己能對小男孩說些什麼安慰的話時,「旺茂」突然變成一個少年﹝若沒被撕票的話應有的年紀﹞,並且將「金子」囚禁「白老師」時塞住嘴的「球狀物」﹝SM的商品﹞塞入「金子」口中。這裡說明了在「旺茂」面前,「金子」沒有資格多說什麼,在受害者面前,「金子」永遠是一個加害者的角色。復仇,是「金子」與「白老師」的恩怨,但與「金子」想要贖清罪孽是完全不相交的兩回事,這裡是導演給予觀眾一個道理上的提醒。

復仇的心態,也許出於各種不同的仇恨原因,但基本上這仍屬於相當同質性的情感。「親切的金子小姐」好就好在「朴贊郁」將復仇與贖罪、受害者與加害者,同時包含在一個角色身上,因而產生出更多難以簡單劃分的情感在其中。「原罪犯」中雖然也是受害者與加害者之間曖昧難分,但是故事的發展順序上是無法表現這種糾結的情緒,從而兩部電影分具兩種不相同的心理層次,也因此這樣細膩的情感才會交由「李英愛」作為女性來擔綱演出。不過,並不是說「李英愛」演的不好,但確實在「親切的金子小姐」可惜了「崔岷植」這種實力派影帝缺乏表現的機會,在「原罪犯」他極具張力的情感演出,在「親切的金子小姐」中是缺席的。

「原罪犯」雖說是「朴贊郁」復仇三部曲中最好的作品,但是「親切的金子小姐」我倒是覺得相較之下也相去不遠,觀眾可以看到導演對個人作品既有延續,也不忘帶有變化。在視覺與聽覺上,「朴贊郁」延續了他個人獨特的色彩,但在角色心理上的設定,導演確實也有開拓出關於復仇情感上的不同樣貌。在「親切的金子小姐」中,導演帶入比前作更多的詼諧幽默,從「金子」的復仇之路,屢屢獲得過去獄友的幫助,宛如桃太郎攻打惡魔島時,在路上將飯糰給雞、狗、猴從而帶著她們支持的嘉年華氣氛,甚至在最後復仇的高潮時刻,居然也夾帶笑點滿分的創意。雖說少了「原罪犯」許多頗富寓意的經典台詞,但是卻用笑料來為這場沉重的復仇劇碼點上一點不同的色彩。因此,雖然都是建立在復仇的主軸上,但看過「親切的金子小姐」後,對導演絕不會有「炒冷飯」的失望感受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ggypop0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