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「帝國毀滅」這部由德國人所拍攝的二次世界大戰電影,在某種程度上算是對於自己國家的歷史反省,不同於大量關於「屠殺猶太人」的電影與紀錄片,「帝國毀滅」走向另一條路線,一個帝國殘弱的哀歌。影片一開始的年代,便設定在德國戰敗投降的兩年前,而大部分的時間則更多落在戰敗前夕。影片中的德國與「希特勒」,沒有群眾喝采、沒有意氣風發,流露出地僅是在狹暗的角落進行軟弱無力的抵抗,似乎在暗示著主戰者自作自受的難堪。



藉由訪談「希特勒」的秘書與其他相關的人士﹝在電影中並無出現﹞,藉以拼湊、還原當時德國戰敗的最後慘況,以及「希特勒」這號傳奇人物的特質。如果對「希特勒」這號人物感到好奇,那麼「帝國毀滅」這部電影應該是非常不錯的選擇,200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入圍,表示了這部電影與大眾之間是可以親近的。雖然「帝國毀滅」不太像劇情片或紀錄片,然而卻讓我感覺兩者皆備,有著記錄片的真實,又有著劇情片中的情節起伏。電影中的「希特勒」在面對非軍人的部屬與親友時,總顯得親切、和善,誠懇而有禮,與獨攬軍政大權的領導人身分有著很大的落差。如果要解謎這號人物,那麼該是他的正面特質,就不該因頭號戰犯的身分而將其抹滅。我因此非常喜歡導演呈現「希特勒」性格的方式與故事走向,尤其是隨著戰敗事實到來的時刻,作為最高領導人的「希特勒」逐漸變得瘋狂與癡愚。他不是惡魔,而是人,一個同樣有情緒、有病痛與肩負著壓力與困擾的人。

導演雖無刻意地將「希特勒」、德國軍人的思考與行動妖魔化,但卻能讓觀眾自然地接受並認同了─這些行為其實與罪行等同無異的。電影中因「希特勒」堅定地想要採用「焦土戰略」來對付俄國﹝毀壞水、電、糧食、運輸等一切設備,無異也同時斷絕當地的德國人民生計﹞,將領懇請希特勒「放過德國人民吧!」的一番對話,更讓人見識到,一個足以獨霸歐洲的近代獨裁者,擁有的是多麼堅毅的意志與信念。而由他所傳播下去的理念,得以在戰敗的時刻還是能培養出大批的追隨者願赴死相隨。純種又極端的「民族主義」不僅造就了一批「對外」的猶太屠殺者﹝這批人並沒有在「帝國毀滅」中出現﹞,同時「對內」也凝聚出對「希特勒」所帶領的日耳曼民族,作為生命共同體的誓死認同。

本片雖然有審視「希特勒」這個「個人」的生命,但是也有為他十惡不赦的形象進行「部份地」除罪,事實上藉由他的追隨者相繼自殺,觀眾可以看見的其實代表了「希特勒」背後所承載的,是當時德國集體社會的意志化身與凝聚。戰敗時尚且如此,更不用說在他獨霸歐洲時,又獲得了多少德國人的掌聲與景仰。一個歷史的作為,不能全然歸罪與一個領導者的作為,而是應該去理解強人背後所背負的,是多少人民的託付與支持。電影中追隨者的自殺,無異強化「希特勒」作為人民精神領袖的重要性意義,這點我相信是導演要在這段獨裁者歷史中所耙梳的。

當然,以這樣一段深受爭議的歷史為劇本,即使螢幕的畫面都是史實,在導演「選擇」下所做出的呈現,同樣也會讓電影本身陷入更多的爭議。「希特勒」是否為萬惡之首?還是集體社會暴行的「代行者」?德國究竟算是加害者,還是同樣淪為戰爭中的受害人?這些已經糾結了半個世紀的問題,是不可能在一部兩個半小時的電影中就能說明白的。與其去批評導演的「選用」,不如將本片視為史料的一塊拼圖,至少「帝國毀滅」這部電影,讓觀眾對「希特勒」與戰敗的德國又多了另一種視角的理解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ggypop011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